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教育科研 >> 课改前沿 >> Content

用数字技术赋能融学课堂

2021年09月30日 17:36  点击:[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张晓红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“区域互动”教学研修活动

为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.0 行动计划,分享“三个课堂”建设成果,构建区域师生、教学内容、教学系统等多元融合机制,充分发挥名师名课的示范辐射作用,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力,9月29日,张晓红名师工作室开展“区域互动”教学研修活动。承办学校是淮安市合肥路小学和淮安小学东校区。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,第一环节是三位淮安市学科带头人分别执教观摩课,第二环节是淮安市实验小学的顾琴校长带来的一场关于“读写融合”的精彩讲座,第三环节为工作室成员进行线上互动评课。

  同步课堂  精彩展示

活动伊始,由淮安市合肥路小学的胡旭校长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《穷人》,胡校长和六(2)班的学生共同经历了一场关于人性的抉择。教学围绕一个问题的探究打造“沉浸式”课堂:你认为桑娜一家该不该收留两个孩子?在老师指向明确的引导下,学生们聚焦小说三要素:对话、环境、心理,通过找读关键词句体会主人公内心思想,感受到主人公人性的善良、精神的富足,和桑娜一家达成了该收养两个孩子的共识,把这份“大爱”感沉淀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。

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,要充分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兴趣,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。徐小玲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到识字与传统文化的融合,注重多样的识字方法的教学,力求识用结合。课上,徐老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,多次借助古文字进行字源识字,利用图片、结合生活经验等来趣味识字,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,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游戏来巩固识字,课上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得到提升。

区域共研 创新联动

“你神勇无比,开了天,辟了地 ,宇宙从此告别混沌……”同一节课堂上竟然同时出现了不同学校孩子的朗读声,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来自于淮安小学陆晓云老师执教的《盘古开天地》,突破时间、空间的局限,实现淮安小学、合肥路小学的学生一起进入“区域互动”课堂,实现了两个学校师生共上一节课的创新联动。他们通过电子屏幕与对方老师和同学进行课堂互动,虽然身处不同的教室,但却丝毫没有影响课堂上的思维绽放。教学中陆老师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竞猜互动,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;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;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神话的神奇和语言的对称美;再取小标题、想象画面、小练笔环节远程联线,让两个学校的孩子们都能乐于参与,乐享其中。两校首次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区域教育的“零距离”接触。

读写融合 智慧生长

欣赏了三节融合、扎实、深刻、有效的精彩课例后,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的顾琴校长为参会老师做了题为“‘读写融合’的问题解析与策略探究”的讲座。针对教学和写作中的读写问题做了科学分析,主要从读写融合的问题解析、读写融合的心理基础和读写融合的策略探究三个方面展开。顾校长认为阅读和写作的形式化、碎片化和孤立化的“三高”现状让读写融合亟待融合。接着通过《牧场之国》《匆匆》两课具体的实践样例为大家展现了读写融合的策略,经过顾校长春风化雨般地解读,与会老师豁然开朗。活动最后,工作室成员进入“江苏省智慧教育云平台”,进行了线上评课交流。

本次区域互动课堂是一次技术的飞跃,形式上创新,资源上共享,是全新的上课方式。今后工作室将继续聚焦“三个课堂”,开展了专递课堂、集团教研、名师网络课堂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,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,努力培育具有主动思考、深度学习、不断创生的“积极生长者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(淮安小学  张晓红)

友情链接 :
X